close
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(OECD)9月11日在說明全球20大經濟集團(G20)經濟成長狀況時表示,第2季相較前季成長0.8%,略高於第1季的0.6%增長,主要受美國經濟恢復成長所致。不過,OECD也指出,在第2季G20集團的經濟表現並不均衡,其中有四個經濟體出現萎縮,分別是巴西、德國、義大利及日本;同時,印度、澳洲和韓國的經濟成長速度也有所放緩。

由此顯示,除了美國之外,全球主要國家或區域均仍受到成長遲緩所困,也因此,在這個時間點,很難有全球一致性的對策,對於個別國家甚至還出現南轅北轍的政策爭論。

首先在美國的部分,聯準會(Fed)的所謂鷹鴿兩派分別不斷在媒體放話,表達立場,何時升息那麼關鍵嗎?是的,因為從過去的經驗,一旦聯準會啟動升息,那麼,連續升息動作,會非常頻繁及快速,2005年時,在一年當中調升八次的聯邦資金利率,每次調幅0.25個百分點,也就是聯準會政策會一直持續到效果產生為止,這對金融加權指數或實質經濟都可能產生顯著影響。戰地風雲online戰地風雲3

而目前無論是否提前升息都有其理由,不提前的原因,聯準會主席葉倫說得很清楚,就是不能只看失業率,還要看勞動參與及薪資成長等,才能完整了解勞動市場;而鷹派力主提前升息的理由,則擔心通貨膨脹隨時引爆,因為2004年的經驗顯示,在寬鬆貨幣政策後,通膨率超越2%,通常是項警訊,再加上如此多的游資在市面上,將可能產生持續通膨。

在歐盟部分,歐債及資金流動性危機雖已過,但卻有通縮疑慮,從生產面來看,在美國工業生產已回到2008年金融海嘯前水準,但歐盟卻還少15%,且停滯成長,呈現需求及生產面雙停滯現象。因此,政策怎麼做好像都有問題,日前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基在沒有知會德國下,直接宣布購買資產擔保證券(ABS)計畫,實施歐洲版準QE措施,希望避免可能的通縮現象,但問題是歐洲企業根本不缺錢,相反地,缺的是工作機會。

法國籍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總裁拉加德接受法國《回聲報》訪問時則表示,儘管通膨低迷,法國政府應堅持削減赤字的目標,並推動更多勞動市場改革,同時她不同意政府撙節支出對歐元區經濟造成不利影響的說法,並認為,政府和央行採取刺激需求的措施效果卻有限,因此各國必須在不危及財政的情況下,重新提振公共投資以強化成長。說實話,這話說了等於沒說,一方面要減赤、撙節,同時又要擴大公共投資,這恐怕只有德國做得到。我們認為,歐洲恐得真正面對及解決其內部結構不均現象,否則想以一致性政策解決所有會員問題,實乃天方夜譚,雖然歐洲經濟遲緩現象與先前美國雷同,但原因及根源卻南轅北轍,想要以相同的手法,解決不同根源的問題,當然無效。

亞洲主要國家又何嘗不是如此,學習美國採取大額的寬鬆貨幣政策,雖然穩住資金流動性,但資產性價格瀕臨泡沫化,而實質經濟卻無法像美國一樣篤定復甦,究其原因,可發現政府所灌注的資金,均卡在銀行及企業端,並未透過薪資及股利流向民眾,當然也無法產生所得及消費增加的波及效果,也因此,日前聯合國貿易暨發展委員會(UNCTAD)特別呼籲調高薪資以提振需求與投資,才能讓全球經濟真正復甦。

但問題是,企業主們聽得下這樣的呼籲嗎?隨著最慢明年中,美國就會開始升息,亦將牽動亞洲利率,企業主更有理由抱住現金,而原本缺資金的民眾,將再受到傷害,甚至危及初露曙光的實質經濟成長,因此,亞洲各國央行在未來一年內可有得忙呢!



3718D8A04D900C5D
arrow
arrow

    Eratm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